5月18日,开封好人、开封市优秀共产党员汪胜利和志愿者一起,携带药箱,来到中国开封SOS儿童村,为妈妈和孩子们进行义诊、理发、心理疏导等活动。代表开封雷锋纪念馆,向儿童村赠送《雷锋》杂志一套。
汪胜利自工作以来,先后获得开封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优秀志愿者、“抗疫英雄”“开封好人”、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河南宣传大使等荣誉称号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中国红十字总会、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授予他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”荣誉证书。他的事迹被《解放军报》《中国雷锋报》《健康时报》《河南日报》《开封日报》等多家媒体报道。
汪胜利出生于中医世家,世代行医,爷爷汪昌善曾经是豫东一带有名的老中医,医德高尚,医术超群,救人无数,曾多次出席河南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。汪胜利自幼受医学熏陶,闻着中药长大。他不忘初心,牢记祖训,退伍不褪色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以帮助百姓解除病痛为己任。
在汪胜利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,医德高尚,救人无数,为患者减免费用10万余元。参加公益活动上百场,为百姓科普医学知识80多场。抢救病人100多人,为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心理疏导,心理治疗60多人。爱心献血20余次8000多毫升,为开封市夷山小区义务服务15年。
1998年3月的一天,他从老家骑车去兰考上学,那时候还是煤渣路。当他走到兰考县南古寨村附近,突然看到一辆农用三轮车,翻倒在路边深沟里,三轮车底朝天,老远就听到几个人喊救命,还有一位老人一边喊救命,一边用沾满鲜血的手拍打车厢。汪胜利三步并两步急忙跑过去,奋不顾身上前救治,让旁边的人拨打120急救电话。他发现车下有一男三女,四个人身上、脸上、头部都是鲜血,男的脸色苍白,双手扶着小腿,头部一直流血。他身边的一个女孩大概七八岁,面色苍白,嘴唇发紫,双手紧捂小腹,还有两个人都受伤十分严重。他一边大声喊过路行人来帮忙,一边给四个外伤病人紧急对症处理,把四位伤员从深沟里一一背了出来。因病人病情严重失血过多,他对一些紧急伤口进行了止血处理。等救护车来了,把病人送上救护车后,他就默默地离开了。事后老人一家拿着锦旗找到他,上书“雷锋传人,白衣天使”。
在部队医院工作期间,除了部队医疗保障以外,每个周末汪胜利都带上医疗器械到附近的广场社区为百姓义诊,讲解预防保健知识,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的一致好评。一天,他在医院门诊值班,突然听见两人的急救声,他急忙跑出门外,看见一个男同志手上包着毛巾,面色苍白,嘴唇发紫,鲜血直流,神经迟钝,他急忙上前询问病人怎么了。伤者的爱人边哭边说,两人在酒店喝酒打架,对方拿刀把她爱人拇指砍掉。这时汪胜利急忙把病人搀扶到外科换药室。因病人大血管被砍断,科室不具备急救条件,他急忙给一五五医院打电话,一边为病人处理外伤,测量血压,稳定病人情绪,直到救护车把病人接走。
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,汪胜利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一名医务工作者,响应组织号召,主动提出申请,加入开封防疫防控队伍中,他带领志愿者及热心居民守护小区门岗,排查疫情,进行心理疏导,为疫情排忧解难。防控期间,他为小区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和药品,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以上,因较长时间工作,造成了双腿水肿,肾结石复发,血压居高不下,但他每天吃药坚持工作。
有一天早上,他在小区值班,突然听见喊救命的声音,他循声急忙跑到2单元一户人家,一位老人高血压病犯了,家里就只有老两口,老大爷晕倒在地,面色苍白不省人事,作为一名大夫,他一边抢救一边打120,一边给老人把脉、听诊、掐按人中和合谷,因老人血压高,怀疑是脑血管方面的问题,马上给老人进行针刺,拍打曲池穴,不一会老人苏醒,这时120到楼下,医院医生说幸亏汪大夫抢救及时,不然老人的病就耽误了。
2022年2月,汪胜利再次加入开封市疫情防控任务中来,因为有两年多的疫情防控经验,他被疫情指挥部抽调到开封市示范区疫情隔离中心,担任重要任务。在隔离中心,作为临时党小组成员、医疗组组长的他,昼夜奋战三百多天,隔离七千多人,从来没有半句怨言,工作期间不畏艰险,不怕牺牲,体现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,担当作为大无畏精神。
在隔离中心期间,7月的天气炎热酷暑,天天还穿着隔离服,隔离服内温度高达40多度,每天需更换衣服三四套,即使高温中暑,也没停止工作。一天半夜电话铃突然响了,一位老人在房间洗澡,不慎摔倒在卫生间,头部鲜血直流,已经起不来了。正值疫情期间,大部分病人都是密接和阳性病人,汪胜利带上急救箱直奔13楼1305房间,马上进行伤口处理,这时,老人已经站不起来,怀疑是股骨头骨折。因为疫情期间,隔离人员是必须到指定的医院就诊,经过多方与疫情指挥部协调,半个多小时后,指挥部车辆到位,因酒店电梯不是医院标准电梯,担架无法进入房间,汪胜利一人把老人从13楼上背到救护车上,这时候他身上已经全部湿透,然后随同救护车一起将老人送往医院,当他回到隔离中心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。类似这样的事情他不知做过多少,但他认为,作为一名医者,一名党员,视百姓如父母,救死扶伤是他应尽的义务。
在汪胜利工作的禹王台区,有20家敬老院,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和脚印。他利用休息时间,到敬老院为老人们义诊,解除了老人们许多痛苦,在预防重大疾病、治未病方面,起到了积极作用。被老人们称为“不穿军装的白衣天使”“老人们的贴心人”。
作者:全媒体记者 校爱玲
Tags: